青少年求助增 近半有自殺念頭

熱度148票  瀏覽4次 時間:2016年3月16日 09:36

【經濟日報專訊】學子自殺案頻生,「生命熱綫」數據指,本月5至13日共收約30個青少年求助個案,佔整體已處理來電約4.5%,當中有48.1%人有自殺念頭或計劃,比率較14/15年僅22%有明顯上升。

有學者分析,青少年自殺可分為顯性及隱性,隱性個案為乖學生,多選清晨6至8時自殺。

「生命熱綫」執行總監吳志崑指,2014至15財政年度「24小時預防自殺熱綫」共接聽38,099個來電,當中青少年來電佔整體約3.6%,惟本月5至13日共9天內接獲的青少年來電,卻佔整體約4.5%,可見服務需求上升。

隱性個案 要求高易內疚受困

另外,青少年來電的情緒困擾或自殺風險程度亦有所增加。2014至15財政年度有22%來電青少年有自殺念頭或計劃,但在本月5至13日9天內已佔48.1%,故機構特設一條「青少年生命專線Youth Link 2382 0777」,在下午2時至凌晨2時為24歲以下青少年提供服務,讓他們分享感受,機構正招募熱綫義工,吳指希望有興趣的18歲以上人士可上網頁留意。

出席同一場合的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葉錦成教授分析青少年自殺特性。他指青少年自殺可分為顯性及隱性,顯性包括自我傷害的行為、情緒激動,較易會手、以死作威脅,人際關係不穩定,社工及老師多集中關注此類個案;而隱性個案對自己要求高,在老師眼中多為乖及靜的學生,可能誤以為是平靜及自制而較易被忽略,或因自己無法滿足父母期望而內疚、情緒抑壓等,多選在清晨6至8時自殺。

家校設身處地思考 表達關懷

葉續指,現今不少青少年愛靈異世界,小說、遊戲、網絡遊戲等渲染死亡文化,雖未必直接令青少年自殺,但會強化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選擇自殺,建議家長及身邊人若發現青少年與平日不同,出現憂鬱、失眠、眼神浮、對所有事無興趣,應從當事人角度思考及評估,主動關心。

要消除青少年的輕生念頭,葉錦成認為年輕人心態需改變外,家長及教育制度均不應以評估角度看待他們,應設身處地思考,表達關心及理解。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頂:6 踩:9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2 (4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5 (48次打分)
【已經有44人表態】
5票
感動
9票
路過
3票
高興
4票
難過
8票
搞笑
5票
憤怒
5票
無聊
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