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公屋制度需要「馬斯克式」改革(高天佑)

熱度50票  瀏覽0次 時間:2025年3月24日 10:34
公屋輪候冊現有接近30萬宗申請,在社會資源有限之下,公屋制度實屬「不得不改」。(資料圖片)
公屋輪候冊現有接近30萬宗申請,在社會資源有限之下,公屋制度實屬「不得不改」。(資料圖片)

房委會宣布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包括要求入息超額4至5倍的「一級富戶」繳交4.5倍租金,倘若連續4年超標更須交回單位,遷出後可再保留綠表資格4年。此番改革堪稱方向正確,但既來得太遲,力度亦嫌不足,事關一個四人家庭日後月入須達12.4萬元,才算是「一級富戶」,新措施據估計只能騰空約400個公屋單位,實屬杯水車薪。當局若真的決心加快「上流」階梯轉動,恐怕需要採取「馬斯克式」大刀闊斧改革。

話說公屋「富戶政策」原本採取「三級制」,可劃分為「普通富戶」(入息超額2至3倍)、「高級富戶」(超額3至5倍)、「超級富戶」(超額逾5倍)三種,分別須繳交1.5倍租金、2倍租金、遷出。但房委會上周五宣布改革方案,既在整體上「加辣」,亦進一步拆分為「四級制」。

在新措施下,「普通富戶」(超額2至3倍)須繳交2.5倍租金,「高級富戶」(超額3至4倍)要繳交3.5倍租金,「一級富戶」(超額4至5倍)則繳交4.5倍租金;「超級富戶」(超額逾5倍)待遇不變,須遷出交回單位。同時,「一級富戶」倘若連續兩次申報(每兩年申報一次,即連續4年)皆超額4至5倍,則也須遷出交回單位。

由此可見,今次改革最受影響的是「一級富戶」(入息超額4至5倍),他們既須繳付高達4.5倍租金,更有可能需要交回單位。不過,這項新政有4年緩衝期,第一批受影響住戶最快在2029年才須遷離,他們之後還可保留綠表資格4年,即前後共有8年時間可以認購居屋。

富戶遷出門檻高 單位難流轉

公屋屬香港最主要的房屋政策產物,由於全港共有約216萬人住在公屋,有關政策也是影響最廣泛的民生福利政策。該政策原意是為最基層市民提供安身之所,但隨着社會發展,部分公屋住戶「富起來」,其入息或資產已不可算是基層,甚至更勝於「中產」,卻繼續享受公屋福利;同時間則有很真正貧困的家庭依然蝸居劏房,遲遲未能上樓。

因此,如何改革公屋制度,以善用社會資源、加快「上流」階梯轉動,向來是本港一個老大難問題。

房委會今次改革堪稱方向正確,但某程度上來得太遲,預計要到2029年才有第一批「一級富戶」騰空公屋單位。再者,按四人家庭計算,現時的月入限額為3.1萬元,這意味每月入息須達12.4萬元(超額4倍)以上,才算是「一級富戶」;他們日後要繳交4.5倍租金看似很高,但目前一個4人家庭的公屋租金約2300元,4.5倍租金即1.04萬元;相比起這些「一級富戶」逾12.4萬元收入,可算是不足掛齒。

此外,在新政策下,「一級富戶」即使偶爾收入超標也不一定需要遷出,唯有連續4年入息超額4至5倍才須交回單位,門檻非常之高。因此,據房委會估算,只有約400個「高危」住戶須遷出,對於促進公屋流轉恐如杯水車薪。

當局或許要找一個好似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主管馬斯克(Elon Musk)的角色,不怕「做醜人」,擔綱推行大刀闊斧改革。REUTERS/Nathan Howard
當局或許要找一個好似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主管馬斯克(Elon Musk)的角色,不怕「做醜人」,擔綱推行大刀闊斧改革。REUTERS/Nathan Howard · REUTERS / Reuters

搵「醜人」擔綱 AI查濫用

事實上,公屋政策本身非常敏感,如上文提到,全港多達216萬人住在公屋,而且大多屬於基層,當局對公屋政策作出任何收緊,均有可能影響基層福祉,難怪港府不欲操之過急。但與此同時,社會資源有限,公屋輪候冊現有接近30萬宗申請,劏房戶數量亦超過10萬個,他們都很渴望盡快「上樓」,所以公屋制度實屬「不得不改」。

值得留意,現時部分公屋住戶為避免被判定為「富戶」,刻意漏報或少報收入,例如選擇一些「現金出糧」的工作。針對此類行為,當局理論上也須整治,卻不可做得太「狠」,又要提防侵犯私隱,在效益和人情之間,實在不容易平衡。

講到底,從社會整體福祉角度看,公屋制度有必要加大力度改革,但在過程中可能難免「得罪人」。當局或許要找一個好似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主管馬斯克(Elon Musk)的角色,不怕「做醜人」,擔綱推行大刀闊斧改革,利用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清查公屋被濫用情況,務求更好地善用有限資源,以協助最有需要的基層家庭。

高天佑

頂:2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65 (1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44 (16次打分)
【已經有15人表態】
2票
感動
3票
路過
1票
高興
1票
難過
2票
搞笑
3票
憤怒
2票
無聊
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