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雯 - 如何回應孩子的好奇?
【晴報專訊】小男孩看見樹上有兩隻小鳥在樹枝上跳來跳去。他告訴媽媽時,他的媽媽這樣回應他︰「是嗎?」她然後看了一眼後說︰「係!」就走開了。
媽媽這簡單的回應滿足不了小男孩,尤其孩子富好奇心,好學好問的時候。當媽媽對孩子的話題的反應是沒有表現出有興趣時,孩子的反應也都停着了,男孩所應知所想知的都沒有接下去,他只停留在猜想之中。
若媽媽是因不懂或對鳥兒沒有興趣而不多說,也可陪伴孩子欣賞和觀察;聆聽孩子的想法,參與簡單的溝通互動。這能鼓勵孩子繼續好奇,繼續發問,避免削弱孩子的好奇心,錯過了延續孩子喜歡學習的天性。
見小男孩在媽媽的回應未能滿足他的好奇後仍望着窗外的鳥兒,我於是開始跟他溝通互動,告訴他一些我知道的事,以他能明白的比喻讓他理解,給他打開一個又一個疑問,以滿足他對新事物的探究求知過程。
「兩隻小鳥練習跳來跳去需要勇氣,遲些牠們便有勇氣學飛,然後便會跟媽媽飛走了。」小男孩聽我這麼說完後就不捨得離開,一直在觀察着鳥兒了。
(四之二)
撰文︰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