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发布会实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热心人
熱度93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0月19日 14:35

凤凰网财经讯 10月19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 李朴民:

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上午好!近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发38号文件。

主持人 李朴民:

为了加强信息的沟通,加强引导,促进市场主体开展正常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也为有效引导市场的预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国家能源局,建立了部门联合发布信息的制度。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材料联合会、工业协会、和化工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材料行业协会,也共同参与联合发布工作。这种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采用不定期的方式,向社会各界发布,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信息。

主持人 李朴民:

我刚才已经说了目的,就是引导市场主体开展正常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引导社会的预期,保持经济、产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主持人 李朴民: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请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同志,围绕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这一主题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的问题。

下面请熊司长为大家介绍一下主要的情况。

熊必琳: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的朋友们,我们这次发布会主要是针对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信息发布会,关于背景情况和它的意义,实际上在10月16日,陈斌司长在中国政府网的在线访谈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制定出台和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推动结构调整方面提出了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等一系列对策措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应该说,这三个季度以来,效果已经初步显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情况有所缓解,产业发展总体是向好的。但从当前的产业发展状况来看,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事实上总体进展不快,各地区、各行业发展也不平衡,同时出现了一些领域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问题,有的甚至还有所加剧。

熊必琳:

针对这一背景情况,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我们会同工信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人民银行、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抓紧组织力量对部分重点和热点行业的产能利用、市场供需及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多次召开了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地区和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在这个基础上起草了国务院38号文。8月26号,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对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进行了专题部署。

这个草稿经过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后,9月26日国务院以国发38号文件正式印发了有关意见,这是一个基本情况。

下面就针对38号文件涉及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大家关注的重点产业的情况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我就此做一回应。

主持人 李朴民:

谢谢熊司长。下面请媒体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的时候请报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体。

香港记者:

请问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应对金融危机,很多资金都是去了这几个行业,是不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资金的流向不平衡?这样的产能过剩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熊必琳:

你提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大家都很关注这个问题,实际上我刚才已经谈到了,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也包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贯彻落实一揽子计划当中,主要是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同时制订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包括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的一系列措施。应该说4万亿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大家也看到了。

今年前三季度GDP在22号公布,平均达到了七点几,按照年初提出的保八的增长,基本上没有问题。但4万亿的一揽子拉动确实有一些建设项目的提前进入、工作量加大,这样使原来的一些产业可能会出现局部的需求加大。比如说钢铁,一般情况下,钢材的需求比例,建筑钢材占50%。由于4万亿的拉动,我们主要关注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及一些民生项目,这些项目相应来讲需要大量的钢材,同时也需要水泥,这使得我们原来的钢材需求结构从50%可能要提高到60%,这就出现了一个局部的对一些产品的需求增长比较快,这就是你关注的一些问题。

但是这和我们的产能过剩应该说没有根本的关系,比如说钢铁在应对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去年的钢铁产量是5亿吨,实际上产能已经是6.6亿吨,同时还有5800万吨的在建项目,这样加起来,我们产能要7亿吨还要多。这种产能显然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过剩,这种过剩和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没有必然关联。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宝钢在广东湛江市有一个千万吨级钢铁项目,武钢在广西的防城港市也启动了千万吨级的钢铁项目的前期工作,他们会受到影响吗?

熊必琳:

你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湛江项目和防城港项目,是在2008年的年初,国务院同意他们启动前期工作。当时我们还没有遇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他们做了项目的前期工作。当时国务院决策同意他们启动项目,主要是根据钢铁产业结构的调整。从结构上讲,中国的钢铁总量、产量、产能和消费都是世界第一。我们虽然大,但不强。我们的钢铁平均产能依然很低。所以从结构调整的角度,国务院同意启动这个项目,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我们整个钢铁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的钢材需求今年可能要下降,去年是12.7亿吨,今年预计全年会是11点几亿吨,全球今年的钢材产量可能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刚才也介绍了,我们钢铁的产能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启动这两个项目,可能对整个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至于什么时候启动,这要看整个产业的发展状况而定。谢谢。

经济参考报记者:

早在2004年的时候政府就在做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工作,那个时候也出现了反弹,这次我们针对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或有哪些更具体的措施,是否会有重拳出击?谢谢。

熊必琳:

你提的这个问题针对性也很强。实际上这是一个政策取向的问题。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确实是多年存在的老问题,作为中央政府也好、地方政府也好,主要是要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有序的竞争。在政策取向问题上,我们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从目前看我们仍然处于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所以对于保增长和调结构要更加注重于推进结构调整,这点在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了。

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所涉及的几个行业,大家都很清楚,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全球资源配置的特点。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要辅以必要的调控措施。既要提出严格控制过剩产能的对策措施,又要提出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导向。我们在38号文件《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四个原则:第一,是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第二,是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第三,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第四,是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同时我们市场的准入,环境的监管,包括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实行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和严格项目审批管理,同时进一步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实行问责制和深化体制改革等九项措施。应该说在这次调控的措施上,十部委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信贷、土地、环保、证券、监察、项目审核以及行业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对当前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将会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谢谢。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风电设备和多晶硅,以前都是属于新兴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是扶持发展的。但这次却列为需要引导的行业。我想问,这样会不会对今后新能源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起到削减的作用?谢谢。

熊必琳:

应该说风电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风电产业发展的现状,2008年底,我们统计已经安装的风电机组11638台,装机总容量1217万千瓦。应该说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对先进、高效风电装备形成一个稳定的市场需求。但是,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平衡,同时没有考虑到资源状况、布局状况,所以出现了投资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的现象。现在我们的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已经超过80家,有80多家都在做风电装备,现在还有许多企业准备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按照这个推算,2010年我们的风电装备产能将超过二千万千瓦,每年装机规模是1千万千瓦左右,再加上风电下游的风电市场对接还需要进一步衔接,比如说我提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个风电装备的负载接在哪里?如果接在钢铁企业,总不能说电厂通知钢铁企业,对不起现在没有风了,我们需要停20分钟,那所有的钢都冻上了。第二个问题,风电要解决好上网的问题。现在我们都是超临界、超超临界的负载,如果突然停电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这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我们的风电还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增长的趋势。

从目前的情况看,如果不调控和不引导,过剩将不可避免。接着说你的问题,把风电和多晶硅列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里,这个与传统的钢铁、平板玻璃和水泥是不一样的,概念上也不一样。钢铁的产能刚才我已经讲了,过剩是不争的事实,重点的是抑制和引导。风电和多晶硅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在建的产能比较多,在建的产能多,特别是一些地方上风电和多晶硅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地区的环境容量和资源的供给,如果没电他怎么搞多晶硅呢,所以这样就出现了发展不平衡和过快发展。所以把风电作为调控行业,主要是要促进产业的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我们的风电大部分引进比较多,而且基本上水平是雷同的。所以要把风电装备和多晶硅制造业培育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这就需要在发展节奏上把握好。谢谢。

中国经济网记者:

我接着前一个问题问,风电行业以及多晶硅行业的产能过剩,一部分来自于民间投资的狂热,看到了它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地方政府保增长、调结构所带来的驱动,这可能是一个主要的方式。我们如何在抑制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对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加以引导?谢谢。

熊必琳:

你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刚才我已经谈了,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今天这个发布会刚才李主任也讲了,就是通过政府对市场需求、产业发展况以及现在的销售、发展状况水平,通过信息披露,让社会各界以及企业了解这个产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加以引导。企业应该更多地通过政府的披露掌握信息把握发展方向,这次新闻发布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信息发布从而去引导市场主体避免因不了解整个发展状况,不了解供需状况而盲目发展。你问得很好,也是要求社会各界,同时包括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对这些产业更多地关注,更多地不要再去盲目地发展。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我注意到相应的措施,最后一条是深化体制改革,经常也在提这点。请问深化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价格体制、社会保障体制,近期或年内会不会有具体的举措推进这个改革?因为我们知道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谢谢。

熊必琳:

我现在谈的是抑制产能过剩,相应的改革应该说这几年,发展改革委本身有一个工作职能就是改革,我们主要是推进行业方面的改革,当然也有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些内容,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我看是不是另找时间回答。谢谢。

华夏时报记者:

我看到很多政策在做修订,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投资项目核准目录也在做一些修订,我想知道最快出台的时间。谢谢!

熊必琳: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简单说就是国务院38号文件的落实问题。在38号文件中我们提出了九项措施,这九项措施已经明确分解到各部门,其中也有一句话是各司其职。比如你谈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这就是我们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正在抓紧制订,按照时间管理的要求,我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出台。你也知道,我们国家虽然是市场经济,但在很多体制机制上面,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特别是对行业的一些准入标准,随着技术进步也在不断调整。这些都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同时也要一些专家来把关,提出的标准必须是可行的、可操作的,这些是需要有时间。但有些是马上能够见效的,比如说九条措施当中有些是马上要执行的,相对来讲肯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台这些措施。谢谢。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电子

制造业

新能源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3 踩: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 (3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9 (32次打分)
【已經有25人表態】
4票
感動
3票
路過
3票
高興
2票
難過
4票
搞笑
3票
憤怒
3票
無聊
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