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儲70萬 兩口子仍買不起樓

熱度155票  瀏覽6次 時間:2015年3月24日 11:30

【晴報專訊】「上車」等於人生更上一層樓?有調查指,近五成青年認為上車是成功人生的象徵,希望三十歲前買樓,但近九成人承認無能力置業。有八十後儲到七十萬作首期,仍追不上樓價升幅,最終選擇轉買為租。有學者提醒,若心急趕上車,萬一樓價跌恐變負資產。

政賢力量在本月八至十六日,訪問一千一百一十五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當中十八至二十九歲佔18.6%。有49.5%認為置業是成功人生的象徵,50.5%有買樓需要。但88%受訪者指現時無力上車,如靠自己能力,43.4%指要在三十至三十九歲才能買樓;62%更擱置置業計劃。35.6%認為樓價要跌60%或以上才有能力負擔。

八十後Jason與太太儲近七年擁七十萬元,去年四、五月密密睇樓,看中荃灣一個三百五十萬元、四百呎的兩房單位。惟一個月後單位已升至四百二十萬元,超出他們預算,最近單位更升至四百六十萬元,升幅逾三成。

看中荃灣兩房戶 未扑錘升三成

從事金融業的Jason,現時家庭月入三萬元,經考慮後決定轉買為租,「同一個單位供款和租金相若,都是一萬三千元。七十萬可租樓近五年,還可生BB及供書教學,就算短暫失業都負擔到租金,相反,如果斷供,有機會被收樓,甚至破產,(信貸評級)會影響前途。」

而三十二歲的阿修計劃明年結婚,半年前由準外父借出四十萬元作首期及裝修,購入元朗一個實用面積二百五十八呎、二百二十五萬元單位。他與女友現時月入共約四萬元,單位月供約八千元,「諗住愈早上車愈好,買樓後生活都好慳。」

學者:勿衝動 跌市恐變負資產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指,樓價急升,令不少青年擔心愈遲買,愈追不到樓價,為免做「無殼蝸牛」,及早買樓才安心。但他提醒,置業應顧及供款能力,必要時考慮延長儲錢年期,「不必趕在三十歲前上車,若勉強置業,一旦樓價跌,可能變負資產。」

近七成人盼政府資助買樓

近年樓價有升無跌,調查又發現,有68.2%人贊成政府推出售價低於傳統居屋的資助房屋,亦有65.6%贊成推售價介乎居屋及私樓,類似「夾屋」的資助房屋,解決供應問題。

經濟學者關焯照指,資助房屋屬社會福利,「政府無責任要幫你置業」,認為現時政府逐步增加供應,料中、長綫發展會有下調趨勢。

許智文指政府應出手協助青年,但需考慮會否大幅增加住屋需求,建議可考慮為首次置業人士提供稅項寬免。

記者:謝雅寶、蕭頴妍

    頂:9 踩: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76 (5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3 (45次打分)
    【已經有43人表態】
    6票
    感動
    5票
    路過
    6票
    高興
    4票
    難過
    6票
    搞笑
    5票
    憤怒
    5票
    無聊
    6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