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留言趨涼薄 同理心何在?

【經濟日報專訊】教育局副局長長子墮樓離世,網上論壇頓時充斥不堪入目的帖文、留言,再次佐證專家對互聯網氛圍每況愈下的憂慮。
尋求認同 匿名發言失界綫
現實世界多涼薄的人,大概亦不會形容離世者是到地府升學,但網絡挑釁者(Trolls)豈止不以為然,還呼籲「衞道之士」譴責。
近月,美國皮尤(Pew)研究中心曾提問,未來10年網上公共論述會否更由挑釁、恐嚇、劣行主導,充斥牢騷、懷疑及嫌惡的氛圍?環球逾1,500名學者、科技專家及政商領袖中,逾8成認同情況就算沒變差,也會持續。
互聯網大致匿名,且跟真實生活割裂,若自覺獲論壇主流意見支持大放厥詞,用戶都不介意藉此尋求認同,久而久之就會失去了界綫。皮尤不少受訪者認為人類天生愛挑釁,但也有學者相信網絡的客觀環境能鼓吹劣行,成因仍言人人殊。
心理學家近年鑽研Trolls,發現靠挑釁求快感者易有「黑暗四角」(Dark Tetrad),即自戀、施虐癖、精神病態及權謀主義。
網絡挑釁者 知道怎惹怒人
澳洲聯邦大學Natalie Sest等學者的最新研究顯示,Trolls的認知同理心高過普通人,能預計到怎樣才能惹怒人,何時出擊最有效,但又不會跟受害人感同身受。加國學者Erin E. Buckels甚至形容,Trolls跟施虐者一樣愛看他人受苦取樂。
- [支持最多的] 慕尼黑狂欢派对大批“兔女郎”上阵(图)
- [反對最多的] 十三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超强台风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 |
當前平均分:-0.08 (76次打分) | |
|
|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 |
當前平均分:-0.43 (68次打分) | |
|
- [感動最多的] 台湾18岁少女 32E胸围火速蹿红(组图)
- [路過最多的] 基恩乐队不记前嫌 望绿洲吉他手任新唱片制
- [高興最多的] 台湾18岁少女 32E胸围火速蹿红(组图)
- [難過最多的] 十三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超强台风
- [搞笑最多的] 刘嘉玲恶斗张曼玉显疲惫 素颜现身太阳镜遮
- [憤怒最多的] 慕尼黑狂欢派对大批“兔女郎”上阵(图)
- [無聊最多的] 元朗7.21事件八個月晚上有人堵路 警方放催
- [同情最多的] 比利时男子持AK步枪扫射人群致5死123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