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署無人機助捉僭建寮屋

熱度244票  瀏覽25次 時間:2018年1月02日 10:00
查看相片
地政總署人員展示設有熱感鏡頭的無人機。(何駿軒攝)

天水圍泥頭山不同時段的數據,有助成功舉證。

區智浩說,應用無人機能便捷及快速收集地面資料,效率遠較傳統地面測量高,以擬發展的落馬洲河套區為例,按傳統地面測量做法,該署人員要深入濕地測量兩至三個月才能完成製圖,但用無人機僅一個星期即可,加上無人機不受空管跑道安排及密雲影響,「機場跑道繁忙,飛機規定要飛到三千呎,一有雲就咩都影唔到!」無人機機師柳建怡指測繪處製成的地圖會屏蔽人臉及車牌號碼等個人資料,強調不會以有關資料作其他用途。



" data-reactid="31" style="margin: 0.8em 0px 0px;">【記者林希孺報道】本港霸地僭建問題嚴重,單靠人手巡邏往往難收成效。地政總署近年首度引用無人機協助進行寮屋執管任務,令違規改建的寮屋無所遁形。總航拍機師指該署於二○一六年起正式實施試驗計劃,利用無人機多次拍攝寮屋地面面貌,對比寮屋不同時期的前後變化,「多咗或少咗建築物及僭建物都睇到,可成功協助檢控!」該署亦已着手數碼化三十八萬個寮屋管制紀錄的圖則,方便市民查閱。

一朝早可收集50公頃地資料

地政總署目前有三十四名曾接受無人機訓練的人員,並擁有十六部多軸無人機及定翼機。總無人機機師兼高級土地測量師區智浩指最新型的無人機能迅速收集大範圍的地理資訊,方便部門掌握地理實況,「一個朝早就收集五十公頃土地資料,效率好高!」又指該署曾經以無人機記錄天水圍泥頭山不同時段的數據,有助成功舉證。

區智浩說,應用無人機能便捷及快速收集地面資料,效率遠較傳統地面測量高,以擬發展的落馬洲河套區為例,按傳統地面測量做法,該署人員要深入濕地測量兩至三個月才能完成製圖,但用無人機僅一個星期即可,加上無人機不受空管跑道安排及密雲影響,「機場跑道繁忙,飛機規定要飛到三千呎,一有雲就咩都影唔到!」無人機機師柳建怡指測繪處製成的地圖會屏蔽人臉及車牌號碼等個人資料,強調不會以有關資料作其他用途。



查看相片
區智浩手持最新型號的定翼機,續航力可達一小時,能應付較長時間的任務。


頂:16 踩:14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 (7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4 (69次打分)
【已經有69人表態】
13票
感動
9票
路過
15票
高興
4票
難過
10票
搞笑
5票
憤怒
6票
無聊
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