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李景虹籲制定AI促進法
今年全國兩會不少代表委員就人工智能(AI)的發展提出想法和建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景虹指出,AI技術面臨廣闊的前景,亦涉及到各方面問題,包括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每個人的實際生活,對就業、思維方式、教育體制等方面的衝擊,因此建議加快制定《人工智能促進法》,凝聚共識,合力推動AI向造福於民的方向發展。
本身是分析化學家的李景虹表示,《人工智能促進法》應立足於發展,結合最小化的包容審慎監管規則,為社會各界提供最大程度的確定性和明確預期,所以應聚焦六大方面,即促進有效應用、普惠服務、技術創新、人才培育(包括尖端人才和複合型人才)、就業保障(包括擴大職業教育和全民通識教育),以及國際合作。
李景虹解釋,AI技術不應是閉門造車,它很難在一個獨立系統內封閉發展,因此通過《人工智能促進法》進行系統性布局,加強國際合作,這對AI長遠發展至關重要。
甄子丹:電影人須向AI學習
全國政協委員、本港演員甄子丹昨對中新社稱,諸如DeepSeek等新興AI技術的應用,對電影行業既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衝擊,但有衝擊才有進步,電影人必須向AI學習,不能對AI感到害怕。
接受《檢察日報》訪問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廣電總台新聞中心主持人張曉北調研期間發現,部分社會機構存在AI數碼人主播訓練數據來源標識不清、數碼分身應用邊界模糊等情況,可能引發版權糾紛;有些社會機構更未經主持人本人授權,擅自採集其形象、聲紋數據生成AI數碼人主播,用於新聞播報、商業配音甚至非法牟利等,這些行為不僅侵犯當事人肖像權、聲音權,更容易引發勞務糾紛等法律風險。
張曉北建議行業監管部門可聯合廣電部門,對違規使用AI技術的社會機構進行懲戒,並建立行業黑名單制度,主動了解行業標準,聯合相關機構探索數碼分身版權管理規則。
微博管理員通報,近期站方對排查發現的多類涉「AI生成」相關虛假資訊予以刪除,並依據《微博社區公約》等相關規定,清理1100多條違規內容,對其中影響惡劣的數個違規用戶賬號予以關閉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