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恐遭美重罰78億 被指違禁售令 晶片疑流向華為
在這篇文章中: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二自爆他曾經警告台積電(TSMC),如果該公司不在美國設廠,就要繳納高達100%的稅款。另外,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台積電可能由於其生產的晶片最終被中國公司華為取得,恐被美國政府罰款逾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特朗普:不在美設廠須繳100%稅
股價方面,台積電ADR前晚收低3.28%,收報141.37美元;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台積電昨收報785元新台幣,跌3.8%。
台積電去年4月同意把在美國的投資額增至650億美元,在2030年之前在亞利桑那州興建第三座晶圓廠,今年3月台積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魏哲家親身在白宮宣布,將加碼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用於興建3座晶圓廠及2座先進封裝廠等設施,以及一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台灣傳媒形容這象徵台積電與美方深度戰略合作,但亦惹來坊間評論擔心台積電將變為「美積電」。
特朗普周二於共和黨全國國會委員會活動期間談及台積電投資美國的協議時,批評上屆拜登政府向台積電美國子公司提供66億美元補貼,用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半導體生產,但半導體公司根本不需要這筆錢,「台積電,我沒有給他們錢。我只是說,如果你們不在這裏建廠,你們就要繳納100%稅款」。
另一方面,去年10月傳出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算能科技(Sophgo)向台積電採購的7納米晶片,被用在華為昇騰910B人工智能處理器,而因華為自2019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遭美國限制購買相關技術產品,事件有機會違反美國出口管制規定,台積電去年11月已經停止向算能科技供貨。今年1月,美國商務部把算能科技納入貿易黑名單,暫未正式公布會對台積電採取行動。路透報道,根據美國研究員Lennart Heim估計,台積電過去數年為算能科技生產約300萬塊晶片,而這些晶片最終落入華為之手。
根據以往資料,美國商務部對違反出口管制的行為判處10億美元以上罰款,是極為罕見的做法。
消息人士指出,10億美元以上的罰款計算方式,是以違反規則出售所得收入總值加多一倍作為基準;不過該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考慮對台積電作出更大額的處罰,但不確定華府何時落實有關罰則。若台積電最終被罰款逾10億美元,將是美國對出口管制違規罰款最高的個案之一。目前最高額紀錄為美國針對Seagate出貨硬碟予華為,結果開罰3億美元。
公司重申一直遵守法例
美國商務部拒評上述消息。台積電發言人重申,集團一直遵守美國法例,2020年9月起已沒有向華為供應貨品,目前正全力配合美國商務部的調查。
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稱,台灣當局至今尚未收到有關訊息,強調台積電是遵守各地法規的企業,應該不至於違規,算能科技未有回應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