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的中国关注
2009年12月27日周日,也是穆斯林世界的“阿舒拉节”,伊朗各主要城市爆发了严重的抗议示威。这场至今尚未完全结束的“阿舒拉抗议”无论其本身对伊朗政治前景的重要性,还是该事件在中国的传播影响,都具备里程碑式的价值。
中国媒体的国际报道,长期以来严重依赖美国议程。大部分中国的国际新闻,无论在观点上是支持还是反对美国,但都是美国主流媒体关心的事情。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次伊朗“阿舒拉”抗议,在欧美主流媒体并不是很重要的新闻(可能因为西方媒体自我克制,避免伊朗官方指责他们是煽动反对派推翻政府的幕后黑手),不过在中国互联网上,伊朗局势和“阿舒拉抗议”却成为最近热点之一。
在论坛上,某篇关于伊朗的帖子竟然有百万点击和数万跟帖,而中文推特用户在“阿舒拉节”当天创造的“#CN4Iran”(意思是“中国支持伊朗”)标签,竟然创纪录地成为推特全球第6大热点,用此标签的全球各国推友竟然在当时超过了全球讨论科幻巨作《阿凡达》的推友人数。今天要想了解最新的伊朗局势,不是打开CNN,而是应该打开推特的两个频道(标签)“#Iranelection”和“#CN4Iran”,可以说中国网民第一次在国际新闻的传播中,走向了世界。一位伊朗网友用拼音对中国网友说“Zhong Guo Ren, Xie Xie(中国人,谢谢)”,很多网友由此感觉到了中伊两国人民地久天长的兄弟情怀。
就伊朗本身政治局势而言,“阿舒拉抗议”虽然也算是6个月前大选抗争的延续,但却呈现不同的发展事态。目前上街的反对派,中心人物是在6月12日大选中失败的一方穆萨维。在选后抗议中,支持穆萨维的群众喊出了“我的选票在哪里”的口号,抗议选举不公,针对的是获胜一方内贾德总统,但并没有太反对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以及整个伊斯兰神权民主制度,还是体制内的改革诉求。不过随着后来哈梅内伊强硬地站在内贾德一方,以及后者对反对派的监禁和控制,6个月以来,反对派的抗议有了质的变化,开始质疑哈梅内伊本人和神权民主制度本身。
反对派在12月27日传统节日“阿舒拉”,号召了百万群众上街抗议,打出了直接攻击哈梅内伊本人为非正义的口号,不再拘泥于六个月前的选举。因为反对运动群众基础深厚,警察纷纷袖手旁观,但效忠于内贾德总统的“巴斯基”民兵上场直接攻击抗议群众,而穆萨维的侄子阿里·穆萨维也在阿舒拉节当天被杀害。
从此,至少对于反对派来说,哈梅内伊代表的神权民主制度,失去了基本的合法性。这不再是选票之争,而是对共和国宪政本身是否需要更换的争战,无论这次“阿舒拉抗议”是否有效果,伊朗政府已经到了只能靠军警而不是“合法性”维持的地步,伊朗政治进入了转折点。
作者为专栏专家,哈佛尼曼学者分享到开心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