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用工荒”关键在节前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热心人
熱度134票  瀏覽60次 時間:2010年2月01日 08:55

井水明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大批劳动者将踏上回乡过节之路。如何让这些即将离开的员工还能在节后顺利返回现有的工作地和工作岗位,对于需要大量成熟劳动力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众多企业来说,是一个摆在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这些年来,春节之后就会出现不少企业手握订单,却招聘不到员工,无法完成生产计划的无奈与尴尬。这显然与一些企业仍然固守30年来基本没有更新的招工、就业、待遇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以服从经济发展为主导,忽略了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导向;它注重的是廉价员工资源的索取与利用,没有同等关注员工的切身利益、生活质量和人力资本的培育提升。一些企业对员工实施短期“剥夺式”的用工制度,“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待工之法,无形之中挫伤了员工的心;而拖欠员工劳动报酬,克扣员工劳动福利,让员工为了讨薪伤透了心,逼得员工以脚来投票,转而向劳动条件和待遇较好的地区去寻求工作机会。

如果说“”和廉价员工资源的无限度索取与利用,在不思及时回报和回馈的情况之下是无法延续的,屡见不鲜的“用工荒”不仅教训了社会,更教训了企业,那么,作为企业来说,在金融危机过后的当下,面对新一轮经济增长和订单回升的实际,加大对员工从心理上、福利上和待遇上的适时调整,满足他们对于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切身利益和培育机会的需求,则是破除节后可能出现的用工荒的当务之急。为此,企业有必要在新的观念和理念指导下的创新招工、就业、待遇等方面的制度、政策与模式,寻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保证劳动力要素在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畅顺流动,实现其最优组合。

破除企业“用工荒”又到了关键时期。留人先要留心。企业在节前应未雨绸缪,必须做足功夫,首先要通过福利、利润再分配优待老员工。让劳动者在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企业发展与壮大的利益。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通过福利、文化建设,善待员工,彰显人文关怀,建立起优待员工的长效机制,才能避免到了招工急难之时再“临时抱佛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8 踩: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4 (4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8 (43次打分)
【已經有33人表態】
4票
感動
3票
路過
3票
高興
2票
難過
4票
搞笑
4票
憤怒
7票
無聊
6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