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本港再增 3 宗個案 包括一名鳳德邨學校員工 曾到訪深圳及鳳德邨︱Yahoo
【Yahoo新聞報道】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7 日)公布,本港新增三宗感染基孔肯雅熱個案,當中包括一宗本地感染及兩宗輸入個案。三名患者分別居於黃大仙、東涌及將軍澳,其中兩人於潛伏期內曾到訪廣東省多個城市,包括佛山、廣州、惠州及汕尾,另一人是鳳德邨學校員工,曾到訪深圳及鳳德邨中心。中心表示,所有患者現時情況穩定,並已在無蚊環境接受治療,相關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
首宗個案為一名 55 歲女子,居於黃大仙。她在十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到訪廣東省汕尾市,返港數天後再於十月十九日前往深圳市,十月二十四日出現發燒、皮疹及關節痛等症狀,翌日到廣華醫院求診。她是鳳德邨一間學校的員工,與她同行的人及三名家居接觸者暫未出現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由於患者潛伏期間曾到訪深圳及鳳德邨,感染源頭仍待確定。
第二宗個案為一名 67 歲男子,住在東涌。他於九月二十九日至十月二十四日獨自到訪佛山市,十月二十三日出現發燒及關節痛,翌日返港到北大嶼山醫院求醫。他的三名家居接觸者暫時沒有病徵。
延伸閱讀
第三宗個案為一名 76 歲女子,居於將軍澳。她在十月十七日至二十六日期間到訪廣州市及惠州市,十月二十二日於當地求醫,十月二十六日返港後到將軍澳醫院求診。她的兩名家居接觸者暫時沒有病徵。
三名患者現於無蚊環境接受治療,情況穩定。中心指出,兩名於潛伏期內曾到訪廣東省的患者屬輸入個案,並已把資料通報廣東省衞生當局。
鳳德商場設醫護站 7 人評估後有病徵
中心表示,已按風險評估採取防控措施,包括為家居接觸者提供醫學監察、派發問卷及健康宣傳單張,並聯絡居民了解健康狀況。中心亦已向醫生、醫院、學校及院舍發信,提醒保持警覺。今晚八時,中心與黃大仙民政事務處在鳳德社區中心合辦教育講座,加強市民對基孔肯雅熱的認識。昨晚舉行的網上講座累計觀看人次超過 4 100。
中心由昨日起設立熱線(電話:2125 2373)及鳳德商場二樓醫護站,為出現病徵的居民評估。截至今日下午五時,約 1 300 名居民已接受評估,其中七人出現相關症狀,已抽血化驗並等候結果。熱線及醫護站每日由上午九時至下午八時運作。
廣東省江門市最嚴重
截至九月三十日,全球共有 40 個國家及地區呈報 445 271 宗基孔肯雅熱病例及 155 宗死亡個案,病例主要分布於美洲、非洲、亞洲及歐洲。
根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資料,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新增 868 宗個案,較前一週的 2 086 宗明顯下降。大部分病例集中於江門市(199 宗)、佛山(130 宗)、廣州(124 宗)及深圳(102 宗),均屬輕症,沒有嚴重或死亡個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