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疑被蟲咬 手指腫至腋下

熱度254票  瀏覽2次 時間:2016年10月12日 09:10

【經濟日報專訊】秋風起是郊遊好時候,但要小心防蟲咬!有OL疑被蟲咬手指後手部腫到腋下,需入院治理,亦有小朋友疑被蟲咬後長出個含膿水泡。

有醫生提醒行山勿噴香水或香味止汗劑,遇蟲襲亦應避免拍打。

小童腳被咬現含膿水泡

OL阿難(花名)早前睡覺時感拇指痕癢、疑被蟲咬,上班後拇指開始紅腫,當晚更蔓延到手臂,向私家醫生求醫後被轉介急症室,翌日凌晨腋下也紅腫及疼痛,醫生估計她被昆蟲叮咬後受感染,至第3天紅腫才漸漸消退。

此外,有媽媽在facebook上載疑是孩子腳部長水泡照,指帶孩子求診後醫生認為可能「被蟲咬」,惟翌日情況轉趨嚴重,出現含膿、令她非常擔心,醫生初時認為或是水痘、但另一高級醫生稱是皮膚過敏或不知名病毒,處方抗生素和藥膏後,毋須留院。

急症科專科醫生馮顯達指出,間中有人疑被不知名昆蟲咬求醫,以成人較多,大部分人被咬後1小時內出現輕微紅腫及痛,亦有部分人會延遲至2天內不適;又或是被叮咬後出現病菌感染;大部分人被蟲咬後不會出現後遺症,但康復過程較辛苦,如被咬後整個手背腫起數天才退,他強調每人對毒性反應不一,有機會隨時間遞增,嚴重會出現肢體腫脹,甚至呼吸困難、血壓低,可有致命風險。

行山勿噴香水香味止汗劑

馮提醒,秋天多蜂類出沒,市民行山時應避免衣着光鮮,長袖衣物會較好,不應噴香水或有香味的止汗劑;輕輕撥開接近昆蟲則可,若打死隱翅蟲,其毒性可感染傷口;若被黃蜂或蜜蜂叮咬,應盡量在半分鐘內拔出毒針,又建議行山時最好帶備冰包,一旦被叮咬後可先冷敷,再留意約半小時內被叮咬處紅腫有否減退,如未有改善或感氣喘、出風癩、頭暈等,應盡快求醫。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頂:13 踩:9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8 (8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51 (77次打分)
【已經有75人表態】
10票
感動
6票
路過
13票
高興
10票
難過
11票
搞笑
7票
憤怒
9票
無聊
9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