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孩子自幼朗誦 鼓勵動腦筋

【晴報專訊】猶太人教養子女的優勢在哪裏?香港家庭福利會在11月舉辦的猶太人親子教育課程,社工溫克基向家長道出他們的管教法則。他強調猶太人會善用朗讀建立子女的價值觀,並且生活上也實踐適度放養,讓子女經歷。他們也推崇要主動發問及不怕犯錯,都是讓孩子能贏在終點綫上的有效方法。
育有一對孖仔的溫Sir,在11月時透過課程向家長灌輸猶太教養法,包括猶太人孩子自幼會誦讀經典《塔木德》,他謂這類傳統故事充滿機智,令孩子學會多角度思考,再者,一般成年男子都能背誦舊約的摩西五經。「可能中國人對摩西五經很陌生,但其實我們也有自己的經典,是否可以借鏡他們的做法。例如猶太會在周五晚開始的安息日時段,一家人圍攏閱讀經典,若我們的父母也建立這種文化,其實對年幼子女有很大益處。」
他習慣向孖仔Dickson及Darwin天天朗讀故事書1小時,故對猶太人教法很有共鳴,並試過教仔時搬出經典,較容易令兒子信服,代替爭論不休。「猶太人視對子女朗讀,等同擁抱小朋友,是最佳禮物。因為孩子很喜歡聽到父母的聲音,故我覺得朗讀故事也是猶太人有智慧的原因。他們傳統上非常重視書本,也習慣買書送給小朋友,而不是玩具。」
製造問問題機會
猶太民族歷史久遠,出過不少諾貝爾獎得主,他謂可能跟父母主張孩子要自己解決問題及要問問題有關。「猶太父母不會問:今天考試幾分?而是問:你今天問了老師甚麼問題?當中包含很多暗示:孩子你是否同意老師教導是百分百正確?所以懂問問題是他們重要的教育。」他笑謂現在也會捉緊機會,製造問問題的情景。「其實問題可以很生活化,有次我們晚了出門口上學,路面情況跟平日不同,故我問了他們:你覺得今天公園跟昨日有何不同?他們曾碰到過有大人因趕返工而關掉電梯門,我也問他們:你認為這人是不好的人嗎?你覺得從這件事你學到甚麼?」
主張勤勞是美德
猶太人善營商,但不表示他們是守財奴,他謂猶太人主張勤勞是美德,故他們的經典中常推崇勤勞的小動物,希望潛移默化孩子視勞動為應份,並且很高尚。他舉例猶太父母會把家鄉小吃給子女帶回學校嘗試推銷,再把利潤分給孩子,在大人看來好像市儈,但其實是最好的理財教育。
「他們有一句著名格言:給機會別人勞動,然後付薪水讓他度過艱難,是最高尚的行為……那並非勢利,而是令小朋友自幼建立公平觀念。再者,他們會鼓勵子女拿舊物出售,因世上沒有任何東西是沒價值的。」他認為這對香港父母尤其重要,因為香港物資充足,有些大學生習慣伸手問父母拿錢,未完成大學已刷爆卡。
最後他補充,感到港爸港媽傾向不讓小朋友「犯錯」,故會用大量時間糾正孩子行為,例如孩子不可倒瀉水,但猶太家長立場認為這是不必要的。「因孩子天生活潑、會弄亂地方,故不應大驚小怪,反而應容許孩子在錯誤和混亂中長大,把握犯錯機會去教育。」
課程查詢:2832 9700
撰文:胡麗珊
編輯︰余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