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人語】經濟走勢預測 部署2017投資
古語有云:「能知三日事,富貴萬千年」,更何況為2017年作全年預測!想必錯多於對,因各項事件發展錯綜複雜,又互相牽連,根本不容易找到任何端倪,更容易變成瞎子摸象,作出錯誤判斷,尤其不少投資者對相反訊息,刻意或無意地視而不見、避而不聽。
一般投資者不斷尋找支持自己觀點和決定的證據,往往忽略一些相反提示甚至警告,故必須找到另類或不同角度的意見,不斷提醒和警惕自己,尤其是遇上自己的投資策略泡湯之時,可見出色的投資者大部分時間均作出正確和對的投資,但傑出的投資者也必須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下出現投資失誤。
全球投資環境變化多端,各行各業競爭激烈,從2016年第四季開始陸續有報道2017年預測,務求捷足先登和先拔頭籌。筆者現嘗試為讀者們作出如下預測。
一、對沖基金今年繼續走資:根據Eurekahedge統計,自2004年對沖基金的增長高峰期後,對沖基金的增加數量一直減少,直至2016年更逆轉為負數;筆者相信投資者面對低回報、低息率及極端波動的金融市場時,紛紛要求投資工具必須低成本、高透明度及目標清晰,因而轉往投資交易所基金(ETF)。
以往對沖基金不斷高速膨脹及過量成立新基金,造成僧多粥少,不少投資策略在面對競爭下,主要集中於新概念、個別產品、科技、低費用等,可惜勝算極低。
另外,部分對沖基金為爭取亮麗的業績而冒險打「擦邊球」,甚至鋌而走險和犯法!如不少著名對沖基金經理如StevenCohen被控內幕交易等,從2016年不同對沖基金策略表現,最佳和最差的基金差異極大,可見投資者在選擇對沖基金經理的經驗及預測未來能力極為重要;否則,或許連虧本的原因也不知何在!至於不同的傳統長倉基金,只有表現較佳或較差而已,一般不會出現天淵之別。
高利率強美元 不利美經濟
二、特朗普勢不可擋:特朗普的宣傳及公關能力絕不可小覷,因為「新官未上任,似乎已有三把火」。除了針對跨國企業的要求外(如科技及汽車企業等),更利用稅務優惠鼓勵企業在美國生產,懲罰它們在外地生產和進口回到美國,預料此方法應可短期奏效,有利特朗普繼續推行其他政策及理念,且看何時出現登峰造極吧!
目前投資者或許覺得強美元乃大趨勢,另一趨勢則是美國利率可能上升,甚至高於預期,但各位不妨從實際角度觀察。舉世皆知,美國的債務非常嚴重,高利率及強美元雙管齊下,絕對不利美國經濟復甦,故筆者認為這只屬短期性,待特朗普上任前後充分反映預期後,相信首季末美元、美息或美股會出現今年高位,屆時最佳投資選擇相信是新興市場的股債等,猶如2016年倒過來般,保守型投資者或可趁此時機買入一些債券,港股亦有機會拾級而上。
三、人民幣滙率今年見底回升:若美元在今年首季內衝上新高後無以為繼,人民幣滙率應該有機會觸底;加上內地嚴厲執行防止非法資金外流,中國亦可能給予特朗普面子,人民幣應該在他上任後暫停貶值,否則特朗普又可藉機指斥中國為貨幣操控國。人民幣已累積貶值約10%,對中國的經濟應裨益尤甚,尤其是出口業,猶如日圓及英鎊滙率下跌對股市影響,中國經濟更可望觸底回升,利好人民幣走勢。
四、中港股市今年有機會暴升:早前中國印鈔票太多,造成泡沫隨處可見,包括2015年製造股市泡沫,房地產及債券泡沫隨後接下火棒,雖然現已擠出不少泡沫,但內地資金泛濫,又不可到海外投資,股市成為唯一出路。還有,今年A股可能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若人民幣滙率短期見底,美股突破20000點和煙花式上升導致資金乘高位之機減持,繼而流入新興市場,外資流入將有助A股上升,帶動更多內地資金南下香江分散風險,可能重演2015年股市上升的歷史!
五、英國國會釋法不「脫歐」:2016年英國公投下決定「脫歐」,但憲法上必須獲得英國國會批准,若今年3月英國「硬脫歐」、蘇格蘭卻欲留在歐盟,或許英國希望避免分裂,國會會否利用權力不批准「脫歐」?此可能性絕不能抹殺。
六、政治主導2017年歐洲金融市場走勢:眾所周知,2017年不少歐洲國家將舉行大選,包括法國、荷蘭、德國等,有些國家如法國的本土主義似乎不太高漲,即使荷蘭及德國的本土主義派別較受歡迎,倘若他們真的當選,歐洲應不可能出現另一個美式特朗普效應,因本土主義受到當地人民支持而當選,即表示歐盟解體的機會更大,勢必造成歐羅及歐股雙雙下跌的局面,投資者必須提高警戒!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2017年1月3日基金模擬組合一周升0.92%,推出至今平均年率回報為10.08%。
歐美股市迎來開紅盤,受假期交易淡靜及歲末部分資金回籠影響,美股在2016年最後一周小幅收跌,道指、納指及標指紛紛回落,但2017年交易首日即開門大漲,三大指數分別收漲0.6%、0.9%及0.9%,能源、科技及金融板塊領漲,道指再度逼近20000點關口,1月份可望再次衝上新高峰。
歐洲的經濟數據強勁,歐羅區12月份製造業PMI終值54.9,高於11月份終值的53.7,創5年半以來最高,推動歐洲股市全線上漲,新年交易首日亦開紅盤,STOXX指數、法國CAC指數及德國DAX指數單日分別上升0.4%、0.4%及1%。
資金有望重回新興市場
但投資者必須留意,若美股急速上升,可能愈快速見頂回落,尤其在市場一致看好美股之時,「天與地」的上漲或下跌可能只在一線之間;若美股近期溫和地上漲,則預計年初仍可利好,全球資金流向可望於首季度後流進新興市場。
中港股市12月份連連受挫,滬深300指數累跌6.2%,拖累港股下挫4.4%,近日中港股市均出現技術反彈,港股可望追隨歐美股市向上。
中國加大對房地產行業的全面監管措施,嚴防地產泡沫,加上內地債市資金缺口不斷擴大,人民幣滙率接連下跌,還有個人購滙等外滙管制政策日趨嚴緊,內地資金短期內無處可逃,卻為A股帶來新資金,亦可能在某時段出現適當的催化劑,推動資金隨「港股通」南下流入港股。
組合回報方面,上周東驥組合內表現最佳為俄羅斯股票基金,一周升6.54%,另外,印尼及新興市場也大幅反彈,富達印尼股票基金及鄧普頓新興市場基金一周分別錄得4.41%及2.39%的升幅,印度股票基金也錄得2%升幅;組合內表現較差為日本股票基金及科技板塊基金,其中景順日本動力基金一周跌2.55%,領航諮詢科技ETF及富達環球科技基金分別下跌1.07%及0.70%,主要受到歲末粉飾櫥窗效應及美股上周走勢影響,相信為短期調整。
東驥模擬組合已部署全球分散化投資,但本周決定暫不作出投資或轉換安排,組合內現金持有比例保持約6%。
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