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輸入|實測揭六成申外勞僱主犯四宗罪 「本地招聘」薪酬過低、虛報工時|Yahoo
外勞輸入|實測揭六成申外勞僱主犯四宗罪 「本地招聘」薪酬過低、虛報工時|Yahoo
【Yahoo新聞報道】容許僱主請外勞的「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自前年 9 月 4 日起推行,政府當初表明計劃為期兩年、即至今年上周四(4日)結束,明年初完成檢討後再決定下一步計劃。根據計劃,目前申請外勞計劃的僱主,必須先經本地招聘,未能請到合適僱員才可輸入外勞。關注勞工權益的藝術家程展緯與一眾大專畢業生展開外勞政策研究,到有關公司實測「本地招聘」,發現近六成犯下「四宗罪」,包括實際工作狀況與招聘資料不符、疑虛報工時、薪酬過低等。程展緯表示,目前僱主只需填寫文件申請外勞,質疑勞工處欠缺複查,導致漏洞處處,促先叫停外勞計劃,認真審視漏洞及嚴懲違規僱主。
程展緯與大專畢業生 Betty 和 Norman 近月展開外勞政策研究,四出到申請外勞計劃的公司,實測「本地招聘」見工,目標多為在勞工處上標明招聘「大量」人手的公司,如保安、售貨員、餐飲業、清潔工等。程展緯解釋,這類廣告本身存在矛盾,「而家申請(外勞)嘅條件,係你要而家爭人,唔係將來需要『大量』人手;如果你而家爭大量人手,咁你平時點運作嘅呢?係唔係真係急需呢?見工嘅時候都覺得,好多時候都有個距離喺度」。他們近來合共應徵 22 份工,發現至少 13 份均有以下不同問題。
第一宗罪:涉虛報職責及工時
曾任馬會助廚的 Norman 經勞工處申請到佐敦一間甜品店面試。該店廣告聘請廚房雜工,其中一項職責指明是「協助廚師工作(不會獨立完成菜式)」,惟他到店時只有一名操普通話的廚房員工,「當時佢(該員工)唔止要獨立完成菜式,仲要做埋樓面工作招呼客人」。及後一位經理回店,指未有收到勞工處通知有人來見工,亦沒有刊登招聘。Norman指,由於應徵者只能依靠勞工處轉介與僱主聯絡,故沒有任何面試資訊的紀錄。離開該店後,經理突然致電問「你係咪外勞嗰邊申請?」,並指油麻地店有空缺,他再透過訊息問及工作性質,惟至今仍未獲回覆。
Norman 亦曾到大角咀一間室內遊樂場應徵接待員。根據招聘廣告,工時為每天工作 8 小時、每周 6 天,即合共 48 小時,惟面試時對方才指每周要上班 50 小時,周末亦必須上班,「佢呢部份好似係隱瞞勞工處,叫我『唔好同勞工處講』」。廣告上亦只表明求職者需懂一般粵語和中文書寫,但面試時對方指需懂普通話,Norman 隨即指自己不懂普通話,「佢話其實係想請一個人嚟講普通話,就話『普通話都係講歪少少嘅啫』」。
Betty 按廣告應徵售貨員,亦出現不合理狀況。根據招聘廣告,工作地點為「港九新界」,僱主稱她需要走 6 個不同地點工作,月薪與工作時間亦與廣告不符。
第二宗罪:薪酬水平過低
有豐富清潔工經驗的程展緯,嘗試應徵街市清潔工。根據招聘廣告,該份清潔工月薪只有 12,252 元,「從未試過有一個區,係得萬二蚊咁低人工,因為街市清潔係好辛苦,食環嗰啲早更已經去到萬六、萬七蚊」。程隨後到該街市面試,發現街市內貼有同一招聘告示,薪金為 14,000 起,與勞工處廣告相差近2,000元,「而家個市道起碼要呢個數先請到人,但你請外勞嘅價錢係12,000幾,你有好大嘅誘因去選擇一個平啲嘅價錢」,將影響本地工人求職機會和保障,同時難以吸引本地工人應徵。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曾指會優先保障本地工人,確保外勞工資不低於本地工人工資中位數,以免出現「廉價勞工」。但程質疑,清潔業界不同的上班時間、地點和種類均有不同薪酬,「成個清潔工行業只跟一個中位數就會有問題,個中位數就係唔relevant(合理)」,而所有街市清潔工月薪定必高於 12,250 元,即上述勞工處廣告的水平。
Betty 曾到多間公司應徵做保安,其中大眾安全警衛公司招聘全港多區保安,招聘廣告標示月薪為 17,967 元,惟面試時才得知灣仔區只有 16,000 至 17,000 元;沙田區的通宵更亦只有 17,000 元。另一份忠誠物業的保安工作,同樣標示月薪為 17,967 元,但實際上粉嶺區只有16,200 元加 800 元勤工獎,而啟德則有 18,000 元,對方解釋他們標示的薪金為「平均數」。
程指出,招聘廣告也應列明不同區的薪酬,而勤工獎不應計算在薪酬之內,「因為你唔勤工就會無咗,可能你告咗一日假就已經無」。他續指,根據目前政策,外勞工資不可低於中位數,並不能保障本地工人,「如果將來繼續係咁,有啲萬六、有啲萬八,如果外勞做咗萬六嗰份,佢都係低於工資中位數,政策上係不接受。就算有啲高啲、有啲低啲,(勞工)最低嗰個都係要高過中位數」。
第三宗罪:實際空缺存疑
程展緯應徵的街市清潔工作當中,有招聘廣告列明該公司全港17個地區均有空缺,包括小西灣、觀塘、大埔、天水圍等。程要求選擇鄰近住所的大埔和沙田,對方卻指已沒有空缺,他只可到馬鞍山上班。
程隨後向勞工處反映情況,處方僅指會扣減該公司兩區的配額,令他質疑處方如何把關,「咁勞工處點樣知道其他區係咪都需要人?點樣跟進呢啲個案?會唔會查返佢而家有幾多空缺、返工人數係幾多?」他指,目前公司唯一證明自己有空缺的方法,就是在勞工處刊登廣告,而刊登廣告是毫無成本,「如果(勞工處)無方法(審查)嘅話,呢個計劃係完全失守,我到而家都睇唔到勞工處點樣守住呢條線」。
第四宗罪:工作環境惡劣
程展緯到馬鞍山新港城中心街市視察時,發現工作環境惡劣:暑天之下街市環境空氣不流通,非常悶熱,但僱主並沒有水提供予工人,「佢係提供電熱水煲,煲完熱水點樣飲呢?有啲工人要自己出錢買水,工人又要長期喺廚餘隔籬執紙皮」。
他批評,外勞政策只屬「治標」方法,並未讓僱主思考招聘不到本地工人的原因,「你份工人工咁刻薄、或者要走好多個場,呢啲咪就係請唔到人嘅原因囉?既然請唔到人,你嘅管理有無調動呢?無,請唔到就直接跳去請外勞,職安健嘅環境亦都無因為呢個計劃改善咗」。
促叫停外勞計劃:成件事好恐怖
被問到勞工處應如何堵塞以上漏洞,程認為,假如處方並非派員親身應徵和視察,目前難以改善相關問題,「你喺字面上好容易過,因為都係填寫數字,你無一個複查,而我見到勞工處無可能承擔到咁樣嘅調查,所以成個外勞計劃呢種不設上限嘅申請,成件事係好恐怖,啲嘢就係不停咁樣過(通過)」。
早前尚苑宴會廳有限公司聘用外勞後解僱本地員工,被勞工處施加行政制裁,禁其申請輸入外勞兩年;淨康集團亦因無理拒聘本地人而遭制裁一年。程認為目前罰則太輕,未必令僱主警惕,「如果試吓好似瞞騙罪咁,你有機會坐監,可能所有申請數字即刻減半」。程促處方應先暫停外勞輸入,「揼好啲人手、計好 capacity(容量)先,你先可以再開展,而家只係靠求職者見完工去投訴,而其實好少人會投訴」。
勞工處:接379宗投訴 11宗僱主違規
勞工處回覆《Yahoo新聞》查詢時指,截至今年7月,共接獲379宗有關外勞計劃的投訴,主要涉及懷疑僱主以輸入勞工取代在職本地僱員、輸入勞工的工作安排及工資,包括工資回扣和短付工資。處方已就有關投訴展開調查,包括勞工督察到輸入勞工的工作地點巡查及搜證、獨立會見僱主及僱員並查核有關的僱傭紀錄。
勞工處續指,目前共向11名違反《僱員補償條例》、職業安全及健康法例或優化計劃規定的僱主施加行政制裁,包括撤銷批准10名僱主輸入勞工並拒絶處理隨後兩年的申請;以及中止處理1名僱主已提交的申請並拒絶處理隨後一年的申請。
被問到如何審視現存漏洞,處方表示會嚴謹處理每宗申請,就每個職位初步甄別,審視僱主的人手情況、輸入勞工的理據、職位空缺的聘用條件,包括職責範圍、入職條件(包括工作技能及經驗)和學歷要求、工作地點、薪金及時數等,確保僱主擬提供的薪金達到每月中位工資及招聘條件合理。
聯繫不獲聘求職者 評估僱主誠意
處方續指,僱主完成本地招聘程序後,須向勞工處匯報結果並遞交招聘廣告作核對。勞工處稱會聯繫每名不獲聘用的本地求職者,從而評估僱主是否有誠意聘用本地工人。如僱主違規或無合理理由拒絕聘用合資格的本地求職者,勞工處會中止處理有關申請,並對涉事僱主實施行政制裁,拒絕處理有關僱主在隨後一年提交的其他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