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3月出口轉升12.4% 今季恐勁挫 提早付運避高關稅 首季輸美貨品增4.5%
由於擔心關稅戰進一步升級,很多企業提前在巨額關稅實施前「搶出口」,刺激中國3月以美元計的出口按年增長12.4%,遠高於市場預期升4.6%,創5個月高位,並扭轉2月跌3%的狀況。綜合市場分析,隨着美國對中國大幅加徵關稅措施在4月陸續生效,預計中美之間的貿易於4月起大幅下滑,關稅戰對中國出口的負面衝擊勢於第二季開始顯現。
中國今年首3個月出口按美元計增5.8%,以地區劃分,期內對美國的出口按年升4.5%,增速快過首兩個月的2.3%,相信因美國進口商預見4月及往後關稅的上調,故提前採購,令中國出口商提早發貨。
首季運往越泰印尼齊漲逾一成
中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東盟,首3月出口按年多8.1%,比首兩個月的5.7%為高。當中主要受對越南、泰國、印尼出口強勁增長的帶動,首3月分別按年升16.5%、17.9%及11.9%。此外,中國對印度和拉丁美洲的出口分別錄13.8%及9.6%增長。
經濟學人智庫(EIU)中國經濟高級分析師徐天辰認為,「搶出口」依然強勁,表明企業仍可以消化20%的芬太尼相關關稅,並且在貿易不確定性上升前加快發貨。值得留意的是,數據顯示,似乎有大量產品通過東南亞轉運以規避關稅。
今年首3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達1156億美元,佔總值約13.5%。徐天辰直言,由於中美高額關稅已導致幾近無法貿易的狀態,中國第二季出口肯定會下降。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亦預計,4月中國對美出口有可能大幅下滑,拖累整體出口轉為按年負增長。
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首季在美國政府濫施關稅的干擾和衝擊下,中美雙邊貿易仍保持增長,進出口規模1.11萬億元人民幣,升幅為4%。中美經貿關係本質是互利共贏,具有強大內生動力,但美國以各種藉口,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將不可避免地對全球包括中美在內的貿易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全球商品貿易量萎縮。
進口降4.3%遜色 貿盈顯著擴大
按商品類別劃分,今年首3月半導體出口額升10.8%,家用電器多8.7%,液晶顯示器增8.4%。至於鞋類和服裝的出口則出現萎縮,分別跌11.2%及1.9%。市場分析估計,數據已反映關稅的早期影響,某些產品被取代。由於稀土的出口管制加強,首季稀土出口按年挫10.9%。
另一邊廂,內地3月進口跌4.3%,超出市場預期跌2.1%,令首季進口按年挫7%。季內汽車進口額按年大降44.5%,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指出,主因是國內汽車產業崛起,加上中國消費者更重視成本。此外,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導致鋼鐵和木材進口量相應下降,按年分別大跌10.5%及9.7%。
高新技術產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和飛機的進口則升幅顯著,分別漲9.2%、85%及156.7%,預計反映在關稅實施前的提前進口。
宋林認為,由於出口強勁、進口疲弱,中國第一季貿易順差擴大至2730億美元,按年高出近1000億美元,預計淨出口將為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提供良好的推動力。該行推算,中國第一季GDP增速達5.3%,預料成為今年最強勁的季度。
宋林稱,中美之間的直接貿易可能從4月起大幅下滑,或需要幾個月時間才能清晰看到哪方因貿易急劇收縮而受更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