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嫁內地男激增2倍

【晴報專訊】回歸廿年,中港聯繫日益緊密,香港集思會一項研究指,廿年來中港跨境婚姻人口已近100萬,其中港女嫁內地男更大增逾2倍,比例佔中港婚姻的三分一。有港女坦言,港男斤斤計較、性格「婆媽」,吸引力不高,因此情歸老實能幹的內地男。
香港集思會引述統計處數字,指過去20年,兩地跨境結婚的宗數累積逾48萬宗,夫婦人數近100萬,相等於現時本港家庭住戶比例約20%,亦佔整體港人婚姻的44%。
97年約2100宗 變去年7600宗
研究指,港男娶內地女由1997年的2.8萬宗,下跌4成半至去年的1.53萬宗;但同期港女嫁內地男則由2,100多宗,大幅增加至7,600多宗,增幅約2倍半。
今次研究於6月至7月進行,針對中產及學歷較高的兩地跨境婚姻夫婦,以問卷形式訪問804名跨境結婚人士,並與另外33名受訪者進行深入訪談。研究引述一名34歲原居香港、現居深圳的女受訪者稱,她於廣州大學畢業後,在深圳工作,並認識較她小4年、當供應商的現任丈夫。她讚丈夫思想成熟,有生意頭腦、做事能幹及為人老實,與港男「婆媽」和孩子氣的性格不同。
香港集思會行政總裁黎黃靄玲引述受訪戀愛顧問觀察,指願意與內地男性約會的港女具學識及經濟能力,希望找尋水平相近男士,當中不少受訪女性指,內地男較港男慷慨、豪爽,不會太斤斤計較,吸引港女喜歡;內地男則欣賞港女獨立、有幹勁。
港樓價高 逾半人願定居大灣區
另外,香港住屋問題向來嚴重,研究亦顯示,55%受訪者樂意考慮在「大灣區」(即包括香港、廣東、深圳等鄰近城市)長遠定居。研究舉例指,一名娶了哈爾濱女士為妻的港男稱,一家7口居於慈雲山約700呎居屋,太太感私人空間不足。因本港樓價高,夫妻未能於本地買樓,遂選擇於上海置業,閒時北上休息度假。
黎指,期望港人能加以尊重及包容,不再標籤及歧視新來港人士,並以客觀、正面的態度看待兩地關係及未來的共同發展。隨着愈來愈多跨境家庭考慮移居內地,或長期在中、港「兩邊走」,建議政府將「家庭團聚」生活圈的定義擴大,加強了解居於內地港人的處境,提供適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