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乍暖还寒 各央行退出态度不一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57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2月11日 09:45

曹金玲

本周,英国央行、新西兰央行和韩国央行纷纷维持现有利率政策不变。但看似“静态”的会议决议背后,却有着不同的政策潜在走向。

英国央行面临黯淡经济和财政政策前景不确定的“牵绊”,而新西兰央行却可能在明年年中收紧政策,韩国央行也表示在升息问题上不应该“等得太久”。

英国央行:为复苏“挑大梁”

继上个月意外追加250亿英镑定量宽松规模之后,英国央行周四宣布维持0.5%的历史最低利率水平不变,同时保持资产收购总规模2000亿英镑不变,以巩固英国经济从衰退中复苏。该行表示,还需要两个月时间完成现有资产收购计划。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经济学家David Tinsley指出,英国政府和英国央行都看到,该国经济复苏处于初期阶段且非常脆弱,因此他们会继续维持扩张刺激政策,至少到2010年不会有所变化。Tinsley还表示,当然也有可能英国央行会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利率,但无论如何,他们应该还是“会再等等”。

英国财政大臣达林本月9日公开指出,鉴于实施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和创纪录的英国预算赤字下,他“有信心”英国经济正在扩张。英国经济第三季度为连续第六季出现萎缩,美、德、法等主要发达经济体GDP则均已由负转正。

而现在的问题还在于,随着英国政府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主权信用评级前景的“牵制”,英国央行或将不得不在经济增长中担当大梁。

穆迪评级8日就警告称,美国和英国的Aaa评级具有一定“弹性”,这两个国家的最高主权评级可能“挑战边界”。

达林周三在预算前报告中承诺,未来四年内将财政赤字减少一半。分析人士指出,这也就意味着,英国政府进一步削减支出和提高税收几乎在所难免,那么推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将会倾斜到英国央行肩上,该行可能会继续扩大定量宽松规模,而即便不再扩大,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期限也可能会比预期更长。

上个月,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就表示,对继续扩大债券收购规模“持开放态度”,主要因为过早退出刺激政策会阻碍经济复苏。

部分央行先行一步?

韩国央行昨天宣布维持现有基准利率2%不变,为连续第10个月保持利率不变。但该行行长李成太表示,鉴于经济复苏状况稳定,在逐步升息问题上不应该“等得太久”。

韩国央行在会后声明中指出,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度政策立场”,虽然近期该国出口和内需状况双双改善,但“增长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

李成太表示,将货币政策的关注点集中在经济复苏上,并不等于不能升息。他说道,倘若经济状况能维持在环比增长1%或同比增长5%,则未来一年仍然维持现有低利率是“不可思议”的。

李成太还指出,货币政策调整不会突然一步到位,而需要一个阶段去“正常化”,时点问题非常重要,因为一般而言货币政策要在半年到一年后才会见效。他还暗示如果升息拖延越晚,将来动手幅度可能会更大,则对银行信贷影响也就更大。

“韩国央行行长已经表明,他希望尽快动手加息。”汇丰驻香港高级亚洲经济学家Frederic Neumann昨天在一份报告中写到。

此外,新西兰央行当地时间9日也宣布,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2.5%的历史最低水平不变。

新西兰央行在会后声明中表示,攀升的新西兰元汇率影响了出口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复苏的步伐。该行同时称,“如果经济继续复苏,央行可能会在2010年年中开始收紧刺激政策”,这被市场认作新西兰央行或将提前动手收紧政策的信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2 踩: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7 (1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72 (18次打分)
【已經有14人表態】
1票
感動
1票
路過
3票
高興
3票
難過
2票
搞笑
1票
憤怒
2票
無聊
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