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商會中學男教師涉非禮脫罪 官裁女學生自願被摸 改名返校任教 再涉帶學生飲酒︱Yahoo
台山商會中學男教師涉非禮脫罪 官裁女學生自願被摸 改名返校任教 再涉帶學生飲酒︱Yahoo
【Yahoo新聞報道】台山商會中學一名男教師 13 年前帶學生到餐廳喝酒,並在卡拉OK房摸女學生大腿及掃背,被控非禮。當時裁判官相信被告曾摸事主大腿,但認為事主自願被摸,因此罪名不成立。案發後男教師離職並改名,卻於2020 年重返同校任教。《Yahoo新聞》接獲消息指,該教師上學年帶英國交流團時,被指與另一名男教師偕女學生私下用膳,其間疑飲酒、帶對方購買香水、返港時在航機上安排坐鄰座。據知有家長已去信教育局投訴交流團安排,獲覆稱已向學校了解並跟進。
涉事教師:無單獨帶同學外出 教局:涉私隱不評論
《Yahoo新聞》於9月開學後曾到訪該校門外,向涉事教師當面查詢。惟他表示對記者早前向校方查詢一事並不知情,着記者聯絡校方。他又強調每次活動最少有兩名同事,「我係唔會單獨帶啲同學仔出去」。
教育局沒有正面回覆《Yahoo新聞》有否接獲上述投訴,只稱十分重視教師的專業操守,一直透過嚴謹而有效的教師註冊制度,確保所有教師均為適合及適當人選;由於個案涉及私隱,教育局不作評論。
台山商會中學職員在暑假期間接獲《Yahoo新聞》查詢時表示,有關事宜已處理妥當,及向教育局作交代,故此不會再作任何回應,並對記者稱如堅持報道,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該校辦學團體台山商會至截稿前未回覆《Yahoo新聞》查詢。
與17歲女學生相擁掃撫大腿 裁判官:相信事主自願
翻查當年報道,該名中學教師任教化學科,案發後更改名字,保留原有姓氏。報道指,案發時 27 歲的他涉於 2012 年 7 月 27日暑假期間,帶 5 名男女學生參觀科學展覽,其後與他們到餐廳喝清酒,惟學生全部未成年。飯後他提議「有下場」,帶 3 名女學生到一間卡拉OK唱K及收看倫敦奧運開幕禮直播。其間,一名 17 歲女學生疑不勝酒力,並憶起往事痛哭。該教師隨即坐在她身旁,將她雙腿放在自己大腿上,輕掃她背部及出言安慰;又與女學生相擁,其頸貼到她的臉上,並掃撫其大腿外側。校方其後在網上發現該教師曾與學生私下約會,追問該女學生後揭發事件,而女學生與母親商討後報警。
該教師在庭上否認一項非禮罪。經審訊後,法庭裁定非禮罪名不成立,當庭釋放。裁判官當時稱,相信被告曾做過掃背和摸大腿行為,形容行為極為可疑,但法庭相信事主自願被摸。
案發後八年獲原校聘請
當年報道沒有提及該名教師在那間學校任教,只稱他在案發時即2012年7月已辭職,同年11月離任。《Yahoo新聞》早前接獲消息稱,該教師當年在台山商會中學任教,事發後 8 年即 2020 年上學期,他再獲原校聘請,重返學校執教,其後更晉升為管理層級別的教員。在 2024 至 25 學年,他負責英國交流團帶隊,參加學生主要為中四及中五級,另有一位中六生,隨團還有五位教師。
據消息人士表示,該教師帶隊期間不只一次在晚上私下與女學生外出吃飯,其間有飲酒;他又被指帶一名16歲中五女學生離隊購買香水,回程在航班上安排其坐旁邊。該消息人士向記者展示該教師當時與學生外出用膳期間拍下的照片,相中包括該教師,與另一名男教師和四位女學生,餐桌上有一杯紅酒、一杯啤酒。據消息人士稱,在席學生當中,兩人讀中四,兩人讀中五。惟基於牽涉學生私隱,該相片未能公開。據知有家長早前曾就交流團事件,向教育局書面投訴,局方回覆家長稱已向學校了解並跟進。
消息人士憶述,校長 2020 年再聘請該教師時,有師生感驚訝,「覺得匪疑所思」。眾部門主管均認為他離開教育界多年,對中學課程以至各方面運作都不熟悉,加上當年疑涉失德行為,並非合適人選。但校長則形容該教師為年輕才俊,是學校需要的人才,決定聘請,並在日後的全校教職員會議中,指示全體同事切勿舊事重提。
交流團行程混亂如「自由行」 學生無助
《Yahoo新聞》從其他渠道聯絡該校另一名知情人士。他講述英國交流團期間出現的問題,也同樣知悉上述教師帶學生飲酒。據知情人士了解,該教師在飛機上刻意安排與上述女學生同坐,在英國期間又偕另一名女教師,帶該女學生到其親友家中。該知情人士認為,該教師不適合做老師,形容學校雖有部分老師用心對學生,但「可惜有這些人」,又強調老師在工作期間不應喝酒精飲品,
交流團行程為期 10 天,知情人士透露,「首兩天問題不大, 之後就好似『自由行』咁, 沒有老師陪同下,放學生自己搭車周圍去, 又沒有足夠膳食津貼。」除乘坐飛機、長途火車、與機構合辦活動或拍攝團體合照外,大部分學生許多時需自行安排行程。師生通常在到達目的地後便「解散」,學生被告知在某時間、地點集合,其間的交通、膳食及景點安排全由學生自行負責。
知情人士續說,交流團海報宣稱「費用全免」,但學校僅為每名參加學生提供每日 10 英鎊津貼,用以交通及三餐費用,「但英國的物價顯然地 10 英磅是完全不足夠的,基本的漢堡飽餐都港幣 100 多元了,其他費用都是學生自費」。若老師在場時,學生可向老師借錢,回港後償還;但在沒有老師陪同的情況下,學生只能自行解決膳食問題,令學生非常無助。
涉事教師:每次活動有起碼兩個同事
針對上述指控,《Yahoo新聞》曾向校方書面查詢,待 9 月開學先嘗試電話聯絡該教師,但未能成功。記者再到校外等候該名教師下班,當面向對方查詢。問到英國交流團的情況、在航機上有否故意安排女學生坐鄰座等。他最初沒有回應,其後才停下,多次表示對記者查詢並不知情,亦不清楚有關指控,着記者向校方查詢。他強調交流團事務由多位同事負責不同環節,並非其個人決定,他負責對接,交通等各方面則由其他同事處理。
他又強調並無單獨與學生活動,「每一次都有起碼兩個同事,我或者我與另一位同事一齊,我係唔會單獨帶啲同學仔出去。」隨後他促記者就有關指控,再以電郵方式傳送至學校電郵,讓他先了解並諮詢校方及校董會。記者應該教師要求,再度以電郵及致電方式聯絡學校,未能成功聯絡涉事教師。學校職員則稱學校因打風停電,「server死咗,我哋check唔到e-mail」,當記者稱電郵是打風日之前發送,對方則表示沒有為意。其後記者再三發送電郵,校方確認已收到,惟該教師在截稿前沒有再就事件回覆。
工會:餐桌有酒精飲品不理想 現行指引涵蓋學校所有活動
香港教育工作者工會主席黃建豪接受《Yahoo新聞》訪問表示,交流團亦是學習期間,教師與學生私下相約飲酒「絕對唔應該」。即使學生沒有飲酒,餐桌上有酒精飲品已不理想,因中學生心智、年紀尚未成熟,教師作為榜樣,行為須謹慎。
針對交流團等校外活動,黃建豪指,現行《教師專業操守指引》已涵蓋學校所有活動。《指引》的八大準則其中一項是「以身作則」,質疑教師交流團期間飲酒或已違反指引原則。他續說,每間學校都有明確防範性騷擾指引,例如避免教師與學生單獨相處,確保行為公開透明,以減低風險及誤會。
黃建豪續指,學校難以逐一列明那些情境屬越界行為,但強調教師應有強烈的操守意識,明確界線,避免與學生過分親近或產生誤解,「作為老師嘅道德價值觀,係你做任何嘢都係一個教育過程」,而且應 24 小時都保持專業,「時刻謹守自己形象、行為帶嚟嘅影響」。他補充,教育局每年都舉辦防範校園性騷擾講座,認為除教師外,所有接觸青年的教育工作者在與學生關係上都應謹守底線,嚴守指引,避免越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