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網絡欺凌趨增 改圖恥笑最多

熱度166票  瀏覽3次 時間:2017年7月05日 10:27
查看相片
青少年沉溺上網,專家指常上網易參與欺凌,被欺凌者也可能變成欺凌者。(iStock)

【晴報專訊】一項調查發現,中小學生遭受網絡欺凌的情況有增加趨勢,逾1成受訪的中小學生,曾在1個月內遭受網絡欺凌,當中最常見手法是「相片被移花接木以達羞辱或恥笑效果」,佔整體逾1成;不過,逾4成人會選擇「默默承受」或「當作看不見」等方式逃避問題。有學者指出,欺凌情況令人憂慮,有學生更因此而出現抑鬱症狀。

優質教育基金學生支援網絡計劃去年4至6月向3,000名小五和小六生、及中一和中二生進行問卷調查。

1成中小學生 曾遭網絡欺凌

結果發現逾1成中小學生1個月內曾受到網絡欺凌;最常見為「相片被移花接木以達羞辱或恥笑效果」,佔整體12.7%。其中17.6%中學生曾遭此方式欺凌,較上次2012年調查升10個百分點;有約1成中學生曾把別人相片「移花接木」、以粗言中傷或散播謠言及以文字排擠別人;另有9%高小學生指被人在網上以粗言中傷或散播謠言。

調查又發現,當學生受網絡欺凌時,逾4成會「默默承受」、「將對方列入黑名單」和「當作看不見」等方式逃避;但亦有2成半會「自己直接」和「聯同朋友」反擊,反映他們不懂處理,造成惡性循環。此外,逾4成學生曾在學校欺凌別人和遭受欺凌,又指大部分為受別人言行影響產生負面情緒,再作出「反應式攻擊」。

求助無門 逃避問題變抑鬱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黃成榮指,青少年在網絡逗留時間愈耐,愈易參與欺凌行為,受欺凌的學生亦有機會變成欺凌者;逾4成學生有較嚴重抑鬱症狀,包括對將來感絕望及失眠等。黃表示,學生常接觸網絡,較少與別人相處,當被欺凌時發現求助無門,就開始逃避並變成抑鬱。

頂:12 踩:6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2 (5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56 (52次打分)
【已經有45人表態】
6票
感動
9票
路過
6票
高興
3票
難過
6票
搞笑
6票
憤怒
4票
無聊
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