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enderson|藝術花園免費開放 霧雨沉浸式體驗 5大植物吸引蝴蝶 藝術家盼小小改變可改善生態︱Yahoo

熱度7票  瀏覽0次 時間:2025年4月03日 08:58
Henderson
中環The Henderson藝術花園今起免費對外開放。

【Yahoo新聞報道】香港全新地標、中環The Henderson旁邊的琳寶徑休憩花園,化身為集藝術、創新及可持續元素於一身的藝術花園,現已免費向公眾開放。花園共有3件展品,包括本地藝術單位STICKYLINE x Leanna Lee的展品《The Fractal Forest》。STICKYLINE指,裝置由3棵可循環物料所造的藝術樹,結合15種類的花卉而成,以吸引蝴蝶前來甚至居住,冀令大眾了解生物樣性,對人類和本地環境均有所幫助。

位於中環美利道的The Henderson由全球知名的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設計,旁邊的琳寶徑休憩花園亦化身為藝術花園,由恒基地產及康文署合作發展。花園展出3個主要展品,以藝術連結大自然及社區。

本地藝術家可循環物料做「樹」

主要展品之一《The Fractal Forest》,由本地藝術單位STICKYLINE x Leanna Lee創作。STICKYLINE由本地兩位藝術家Mic和Soilworm組成,曾參與deTour設計節、米蘭設計週等著名藝術展覽。是次作品靈感源自與大自然美學相關的分形幾何和黃金比例,由5棵巨形藝術樹組成,包括1棵6米、2棵4.3米及2棵3米高的巨型樹木。3棵均由可循環再用的橡木及不銹鋼為主要物料。

為促進生物多樣性,裝置亦結合各式植物及花卉,當中有15種植物,其中5種為蝴蝶蜜源植物,包括柑橘、馬纓丹、山指甲、大花忍冬等,讓花朵與蝴蝶結聚飛舞,並結合「AR蝴蝶」功能,市民可掃二維碼,了解蝴蝶的品種。晚上裝置亦會有音樂和燈效,讓觀眾感受不同的花園。

STICKYLINE作品《The Fractal Forest》。
STICKYLINE x Leanna Lee作品《The Fractal Forest》。
STICKYLINE作品《The Fractal Forest》。
STICKYLINE x Leanna Lee作品《The Fractal Forest》。
STICKYLINE作品《The Fractal Forest》。
STICKYLINE x Leanna Lee作品《The Fractal Forest》。
STICKYLINE作品《The Fractal Forest》。
STICKYLINE x Leanna Lee作品《The Fractal Forest》。

STICKYLINE指,是次展品由籌劃到製作用了半年時間。使用不銹鋼物料,除了因為鏡面反射不時可製造陽光倒影,令裝置融入空間之中,「如果有公眾嚟打嘅時候,又會見到自己都融入埋落個作品同花草」;是次展品與藝術公園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展現休憩空間與藝術如何結合,「我除咗嚟休憩之外,可以見到周圍嘅空間,見到平時唔多見嘅植物,再去認識更多花,小小嘅改變就已經係對成個生態可以改變更多」。

本地藝術單位STICKYLINE。
本地藝術單位STICKYLINE x Leanna Lee。

《Breathing Tree》有霧雨沉浸式體驗

另一重點展品是美國環境藝術家Ned Kahn的《生息之源》(Breathing Tree),是他首個在香港永久擺放的裝置。這是一座「零碳動態藝術裝置」,位於花園的中心,以不銹鋼搭建而成。公眾可踏入裝置內,仰望The Henderson和天空景色合而為一。每隔一小時更會有噴霧漩渦、水漩渦、雨幕和倒影池,讓公眾在内感受形象化的自然體驗。

Henderson
美國環境藝術家Ned Kahn的《Breathing Free》。
Henderson
美國環境藝術家Ned Kahn的《Breathing Free》。

此外,德國數碼藝術家Philipp Frank亦運用光影與自然元素,利用一棵200年歷史的佛肚樹上投射抽象光影,讓觀眾隨着樹木的頻率變化,感受大自然的微妙脈動。

德國數碼藝術家Philipp Frank亦運用光影與自然元素,利用一棵200年歷史的佛肚樹上投射抽象光影。
德國數碼藝術家Philipp Frank亦運用光影與自然元素,利用一棵200年歷史的佛肚樹上投射抽象光影。
頂:0 踩: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2 (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3.33 (3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