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裔母親無法通過「育兒能力測試」 女兒誕生後被丹麥市政府帶走寄養 引發民眾抗議︱Yahoo

熱度27票  瀏覽0次 時間:2025年8月25日 09:05

格陵蘭裔母親無法通過「育兒能力測試」 女兒誕生後被丹麥市政府帶走寄養 引發民眾抗議︱Yahoo

Yahoo 新聞
布倫在社交平台上傳與女兒的相片,「當她被帶走時,她被裹在一條毯子裡,那條毯子我留下來了,但屬於她的氣味正慢慢消散」(布倫 IG 相片)
布倫在社交平台上傳與女兒的相片,「當她被帶走時,她被裹在一條毯子裡,那條毯子我留下來了,但屬於她的氣味正慢慢消散」(布倫 IG 相片)

【Yahoo新聞報道】一名格陵蘭裔年輕母親的初生嬰兒在出生僅一小時後,被丹麥當局帶走安置寄養,事件引起格陵蘭及地民眾抗議。根據新法例,禁止對格陵蘭裔人士使用爭議性的「育兒能力測試」,但該母親仍被要求接受測試,並因此失去監護權。

分娩前三周 被通知孩子將被帶走

據《衛報》報道,18 歲的布倫(Ivana Nikoline Brønlund)於 8 月 11 日在哥本哈根近郊的醫院產下女兒 Aviaja-Luuna 。母親來自格陵蘭首都努克,惟嬰兒出生後一小時,當地市政府便將她帶走。布倫表示,自此只獲安排探望一次,且不得安撫或替女兒換尿片。

格陵蘭大部分居民的族裔屬於「因紐特人」(Inuit),是北極地區的原住民族群,文化和生活方式與丹麥本土人有明顯差異。丹麥長期使用以本土文化為基礎的「育兒能力測試」(FKU)來評估家庭,測試內容涵蓋認知水平、人格特質、心理健康及親子依附等範疇,設計初衷是保障兒童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但測試深受丹麥語言與文化框架限制,難以兼顧其他族群的背景,判斷標準被垢病不適合格陵蘭裔人士,質疑帶有文化歧視。今年 5 月,丹麥通過法律,明確禁止在涉及格陵蘭背景家庭的案件中使用該測試。

但布倫在 4 月被強制接受測試,並在 6 月完成。當局告知她,因其曾遭養父性侵而留下創傷,認為不具備照顧孩子的能力,並聲稱她「不完全算是格陵蘭人」,不符合新法例豁免資格。她在分娩前三周已獲通知,孩子將被帶走。

母親表示,「那一小時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時刻」(布倫IG)
母親表示,「那一小時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也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時刻」(布倫IG)

「生產時我很害怕,因為知道之後會失去孩子」

丹麥社會事務部長表示,對事件感到關注,已要求作出決定的市政府解釋處理過程。部長強調「在涉及格陵蘭裔家庭的安置案件中,不應使用標準化測試,法律已有明確規定」。

布倫稱,「生產時我很害怕,因為知道之後會失去孩子」,首次探望女兒時更因「嬰兒被指過度疲累」而被提早結束,令她情緒崩潰。根據安排,她每兩周才能在監督下與女兒相處兩小時,她的上訴將於 9 月 16 日審理。

市政府承認處理上有錯誤

事件在格陵蘭引發抗議,首都努克、哥本哈根、雷克雅未克及貝爾法斯特均有示威集會。支持者批評當局懲罰母親過去的創傷,做法「令人恐懼」。同樣遭遇的另一名格陵蘭母親 Keira Alexandra Kronvold ,在生產後兩小時被奪走女兒,至今仍未與孩子團聚。

市政府承認處理上有錯誤,稱早於今年 1 月已向專責單位查詢,但承認應在法例正式生效後再次確認。兒童與青年部門主管表示,當局正尋求合乎新法例的做法,確保找到「對家庭最好的方案」。

頂:1 踩: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1 (9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75 (8次打分)
【已經有8人表態】
1票
感動
1票
路過
1票
高興
1票
難過
1票
搞笑
1票
憤怒
1票
無聊
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