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共居」非劏房 港可借鏡環球?

熱度358票  瀏覽0次 時間:2017年8月31日 09:17
青年共居」非劏房 港可借鏡環球?

【經濟日報專訊】旺角下月將有新私營青年宿舍啟用,已有質疑迹近高級劏房,僅能解決基本生活需要。近年海外不少青年共居項目重人際交流、講思想衝擊,香港今後會否有望見到?

重人際交流 迎合獨身族

環球樓價飛升,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若非半推半就繼續跟父母同住,於大城市普遍僅能負擔一間房。而且,遲婚、不婚主義日盛,遠至三藩市、紐約,近至廣州、台北、東京,單身貴族找同屋住的概念,連風險投資家都被吸引,美國共宅營運商Common已集資2,330萬美元,內地魔方公寓更至少集得5億美元。

比起較着重租金回報的本港初企Synergy和立方,台北的玖樓可算滿是人情味,可月租床子或房間,租金低至約6,000新台幣(約1,550港元),據報比同區便宜三、四成。它的成立不過是由於有3個經歷過租房之痛的大學生,眼見一般房子缺乏共用空間,遂合租空置率特別高的老房子,靠舉辦各種聚會建立社群文化,讓住客不止在該處作息,還有交流和反思。

日本的青年共居已出現約20年,屬亞洲先驅,在現時每約4個男人及每7個女人就各有1人料將終生獨身之下,日本共居連盟(JSHO)指過去3年共居樓宇急增兩倍至近3,000幢、4萬間房,有配對網站的查詢量亦倍增至每年20萬次。

跟英美一樣,日本的共居多走高檔路綫,吸引追求生活便捷、人脈聯繫的單身族,全然不是「72家房客」那種環境擠迫、設施簡陋的草根生活。

寬敞功能多 走高檔路綫

日本共宅每間房月租約3,579至1.07萬港元,比普通私樓還貴,但人們卻願意捨棄私隱,換取更寬敞、愜意的時尚生活空間。主要營運商Global Agents旗下有不少概念共宅,如單車愛好者可共享維修站,露營迷可借登山工具結伴遠足。

即使沒設主題,美國雜誌《紐約客》曾形容市內營運商滲出自家風格,如大本營在布魯克林區的Common較本土,略帶波希米亞感,曼克頓的WeLive則華麗得多,跟華爾街一脈相承。創投資本力推下,美國及內地的共宅擴展可謂傲視全球,2012年於廣州起家的You+甚至能讓租客於所有網點折扣日租房間,自己生意有多大,客人的居住、交際網絡就有多闊。

You+近月跟本港同業立方於前海結盟,科學園創新斗室的規劃正如火如荼,且看本地的青年共宅未來能否擺脫劏房的味道,出現更多有如矽谷Blackbox Mansion、東京X-Japan、斯德哥爾摩Hus 24一類精英雲集的項目,孕育出Facebook級數的巨擘。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頂:13 踩:26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2 (11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7 (109次打分)
【已經有100人表態】
18票
感動
12票
路過
13票
高興
8票
難過
16票
搞笑
18票
憤怒
8票
無聊
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