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長望政府 增支援自閉症童

【晴報專訊】自閉症兒童普遍性格固執,易發脾氣,需透過行為及言語治療去改善,但所費不菲。有中產家長在2年間曾花近10萬元讓患有自閉症的兒子接受不同治療,至去年終輪候到政府資助的課程,為兒子繼續治療,才可減輕經濟壓力。家長期望政府可增加相關支援資源,讓更多家庭受惠。
現年6歲的Ethan活潑外向,但他在2歲上playgroup時,老師發現他喜歡看着轉動的電風扇發呆,懷疑他有自閉症,至Ethan3歲上學前預備班前,再有老師告知相關情況,其父母魏先生和魏太在母嬰健康院安排下為兒子進行評估,終被診斷患自閉症。Ethan性格較固執,易因小事發脾氣,魏太舉例,外婆每天接他下課都會坐巴士直接回家,但有次外婆因要購物而提早下車,Ethan即發脾氣,最後要外婆與他重新回到起點坐車回家。
魏坦言香港生活節奏急速,他亦會發脾氣,他指Ethan讀K3時,可能對他責罵較多,Ethan曾幻想出一個星球,並說要搬去住,令魏先生十分擔心,他們決定要讓Ethan接受治療,自己亦報讀學習照顧特殊教育小孩的課程。魏指當時開支很大,因輪候政府資助的特殊教育中心排期需時,故先報讀私人機構開辦的行為及言語治療等課程,2年花近10萬元,但他認為為了孩子是值得。
冀資源增 令基層家庭受惠
一年前,Ethan終獲安排在政府資助下,在明德兒童啟育中心接受行為及言語治療,魏指現時經濟負擔已減少,並慨嘆夫婦同為護士,經濟尚可負擔私人課程,一般基層家庭如輪候政府資助課程,動輒以年計,憂孩子情況惡化,盼政府可增加相關資源,令更多家庭受惠。
ASD童 安坐能力較弱
邁步兒童發展中心調查發現,在102名於去年4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被確診為ASD(自閉症)兒童中,當中50%兒童在32個月時才首次確診,12%兒童在4歲後才被確診患ASD。調查又發現,3分2確診個案為輕微自閉症,90%確診兒童同時患有語言障礙。
調查發現全部個案的家長或教師均報告兒童的專注力及安坐能力比同齡兒童明顯較弱,可見家長處理自閉症幼兒社交溝通能力時,亦面對兒童專注力及過度活躍問題。中心製作「自閉症幼兒甄別評估工具」,免費送給幼稚園及學前教育機構。
記者:林曉晴
編輯:黎家榮
美術:熊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