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汇率两月贬值10%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自去年12月份希腊爆出债务危机以来,欧元汇率已经受到严重打击。在去年12月初欧元兑美元汇率曾经再度突破1比1.50的历史高位,但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欧元汇率急转直下,两个多月来降幅约为10%。截至目前,希腊政府降低赤字的措施尚未取得各方的信赖,欧元还在继续经受冲击。很多人开始担心,希腊债务危机已开始演变成欧元的危机。
所谓危机,并不是单指债务总量,更在于政府未来偿还债务的能力已遭到了外界质疑。从数据上看,在欧元区内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重名列前茅的国家分别是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赤字占GDP比重都在8%以上。另外,虽然意大利的赤字占比仅为5%左右,但总体债务却占到了该国GDP的115%。欧元区这几个国家进入危机“黑名单”,正是由于它们经济、社会结构存在的固有问题,影响了投资者对其债务偿还的信心。这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有多大,也就决定了债务危机的水有多深。
继爱尔兰和希腊之后,葡萄牙很可能成为欧元区第三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原因之一就是相比于意大利、西班牙债券市场,葡萄牙国债规模要小得多,更容易受到市场投机者的冲击。而在经济结构方面,由于葡萄牙僵化的薪酬机制,导致经济萎缩与薪酬上涨并存。自2月初以来,葡萄牙的国债收益率已经在逐步攀高,危机征兆日显。
西班牙也被认为处在危险的边缘,最大的理由便是西班牙“集众病于一身”。与爱尔兰一样,房地产泡沫破灭,民众背负沉重房贷几无消费能力;与葡萄牙一样薪酬机制僵化,让企业无权给员工减薪;与意大利一样面临熟练工人短缺,大量临时工又成为首先被裁员的对象。
相比之下,意大利的状况要稍好一些。这首先要得益于意大利是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高度的流动性使得债券价格操纵并不容易。但意大利长久以来的临时工制度让企业怠于培训,熟练工人短缺;产业竞争力丧失。
由于欧元区缺乏统一的中央机构来控制各国预算,各成员国赤字不能超过GDP3%就成为各国财政惟一约束,也是欧元信用最大的基石。如今这一限制几乎陷于崩溃,外部的援助并非治本之策,根本上还要各国自身加大力度采取深度的经济、社会结构调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