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料失業率降 學者:太樂觀

熱度0票  瀏覽0次 時間:2025年11月17日 08:56

陳茂波料失業率降 學者:太樂觀

本港第三季GDP增長3.8%,為超過一年半最佳單季表現,但失業率卻惡化至3.9%的3年新高,「無就業式經濟復甦」再引起議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天在電台節目派定心丸,認為隨金融市場暢旺、資產轉趨穩定,帶動市民消費信心,估計失業率跟隨經濟持續向好,將會緩和「甚至可以開始有一些整固下調」。不過,有學者表示,目前勞動市場的復甦集中在金融業,其他大部分行業均縮減人手,不應過分樂觀。

陳茂波於網誌指出,個經濟環節表現向好,首10月訪港旅客增12%至4100萬人次,餐飲、零售業亦逐步改善;私人消費開支增速輕微加快至2.1%,反映市道逐漸恢復;近期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由2%提高至逾4%,反映商界看好前景、增加機器等固定資產的投資。基於整體經濟向好及市場的正向預測,預期周二(18日)公布的8月至10月失業率,有望趨向穩定。

股樓回穩 料明年經濟續增長

他在商台節目中提到,本港在貿易戰下維持「自由港」及「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不徵收任何關稅,過去一段時間推動金融及市場改革,引進不少資金;股市及樓市都已穩住,新盤去貨也不錯,年初至今樓價由跌轉升1.1%;而整體旅客增加超過一成。陳茂波形容,市面氣氛良好,餐廳營業額穩定,年尾又有很多大型活動,相信有助維持良好氣氛。

展望明年經濟,陳茂波直言,今年將是第三年取得經濟增長(政府把全年增長預測向上修訂至3.2%),明年經濟可望續增長,當中內地以至亞洲整體經濟仍是重要引擎,加上最近貿易摩擦有所降溫,支持本港出口表現;雖然外圍還存在不確定因素,例如美國減息步伐不明朗,環球貿易政策或有變數等,政府在警惕風險的同時亦會把握機遇。

對於失業率或趨緩和,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並不認同,強調失業情況令人擔心,不單不少工種被人工智能取代、外勞又佔據部分崗位,而且經濟動力單一,勞動市場的復甦集中在金融業,其他大部分行業都在縮減人手,不是全面復甦,就算經濟增長不太差,但難言會加快,不要樂觀覺得GDP增長維持3%便能解決勞動市場問題。

關焯照:無就業復甦風險高

關焯照解釋,香港無就業式經濟復甦的風險愈來愈高,美國GDP比香港高也面對嚴峻失業問題,尤其內地經濟增速減慢,香港商廈空置率高企毫無復甦跡象,企業大幅削減成本;需要把金融市場的動力傳導至其他行業,要增加政策支援力度,建議政府大搞銀髮經濟,讓消費力留在本地。

中大經濟學者莊太量則說,不應高估失業率的嚴重性,新工種興起,例如外送員及YouTuber這些非全職工作或當作失業,但不構成經濟問題;而建築、零售餐飲這些失業重災區,如問題出於輸入外勞,可透過限制外勞化解,或者向僱主徵收外勞稅,再發放予被排擠的建築工人等。

莊太量補充,現時失業率上升並非經濟不好,金融業有復甦,不算無就業式經濟復甦,惟出於行業問題,經濟轉型下若有一批人難找到工作,可考慮重新分配機制,由政府發放福利,讓受益者補助失業者;而香港或已結構性轉型,部分工種會永遠消失,新經濟結構下自然失業率不應是傳統的2.8%,可能要重新定義為3.5%左右便相當於「全民就業」,政府再根據新定義判斷勞動市場情況。

提供培訓班助市民轉型

陳茂波重申,經濟轉型過程中會有部分行業可受惠,同時會有一些行業受壓,勞工及福利局提供培訓班,期望協助市民轉型。他坦言,「輸入外勞方面會很謹慎,按實際需要,畢竟某些行業未必我們香港朋友很樂意做,可能這些工作要輸入朋友幫忙。」

上一篇 下一篇